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260)

作者:十一行 时间:2024-06-02 09:59:34 标签:布衣生活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甜文 科举

  =

  谢景行睡得早,起得自然也早,不过在号舍中他是不可能出号舍锻炼身体的,只能先将木板分开,东西收好,碗摆在桌面上,等着官差送水。

  人很快来了,看他摆着两个碗,一个碗里已经放好了不知是何物的粉末状东西,那位官差还算好心,不只为他空着的碗中倒了满满一碗水,还顺手给他另一只碗里也倒上了水。

  水是今日一早烧开的,现在还烫,水一冲下,八宝珍几乎是立即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官差离开前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谢景行以微笑致谢,并没有张口,考场中学子是不能和官差多交流的,还是能避则避。

  谢景行先端过清水漱口,在号舍中只能将就,然后从考篮中取出勺子,用少少的水冲过一遍,才舀了一勺八宝珍送入口中。

  刚一入嘴他便是眉头一挑,口感顺滑香甜,喝着很是香浓,也并不粘黏,一路滑进胃里,在微凉的凌晨为身体提供了一抹暖意。

  他的屿哥儿现在该是还在睡梦中,可他已经吃上了他亲手做的食物。

  谢景行只是一闪念,很快收回心神,一整碗八宝珍下肚,他摸了摸腹部,虽是粉状,可出乎意料得饱腹。

  他又用水将碗冲洗干净,静坐在号舍中等着官差发放考题。

  比官差更先出现的是负责本次乡试的所有内外帘官员,最前面的是本次的两位主考官,也就是近日被所有学子翻来覆去研究的舒方海和包忆安,两人年纪相近,看着四十来岁。

  站在其后的便是监临、提调官和监试以及他们负责的所有场官。

  他们都站在明远楼三楼上,随后主考官以舒方海为代表,而其他场官则以监临为代表,两人一人说了一些套话,不多时便有人敲响一旁悬着的铜锣,三声锣声响起,官差们便抬着由印卷官连日连夜印出来的试卷往每一排号舍走去。

  谢景行是零一号,自然是第一个拿到试卷的,试卷用竹筒装着,开口的一端用蜡严严实实封好,蜡中间有一根线,谢景行将线往外一拉,封在在竹管口的蜡便整块被拉了出来,再将竹管倒转,里面裹成一圈的题目便掉在了桌面上。

  乡试首场题目是最多的,一共二十三道题目,并不是像前朝那般,首日发四书题,第二日在发放五经题,竹管里装着的是第一场的所有题目。

  乡试第一场二十三道题中,有三道题出自四书,并不要求必须出自不同书籍,若是主考官愿意,全部出自《论语》或《孟子》或其他两本都可。

  而剩下二十道题目中,五经每经中各四道,学子的本经不同,报名时就是按照自己课的本经报名的,只需要回答本经的四道考题即可。

  四书题在前,五经题在后,谢景行将纸展开,五经最后一道题出现在他眼前,是春秋,与他并无关系,他的本经是《尚书》。

  很快有关书的四道题也被展开,谢景行大概一扫,在心中留了个底。

  继续展开位于最右侧的四书题,第一道、第二道,并无那日自己写在孟冠白房间桌上的那道题目,谢景行并不觉失落,只是猜错而已,他本也并无完全把握。

  可最后一道题却猛然印在了他眼中,不多不少,正是八个字,“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谢景行连呼吸都滞了一下,乡试虽考三场,可第一场尤为重要,而第一场中考官们又尤为重首道题。

  所以在大炎朝读书人口中总是流传着一句话,“乡试重首场,首场重首义。”

  若是首义题做得好,就是后面的题目写得并不出色,也是极有可能被取上举人的。

  缓缓吐出憋着的一口浊气,谢景行笑了,笑得极为舒心,看来他押题水平不减当年。

  想到同在考场的五位友人,考前三日,他们每人针对这道题目都写了不止一篇文章,又反复琢磨,几经修改,最终都得到了一篇个人所写,却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个人最佳水平的文章。

  这下就是文风不同于主考官的孟冠白和丘逸晨,此次考试应该也不用太担心了。

  一人成功固然让人高兴,可若是能与友人把手同欢更是让人怡悦。

  题目出自《论语·泰伯篇》。

  谢景行为什么会猜这道题,原因就在于舒方海的文章几乎全部出自论语,而且所有文章都隐现了教育相关观点,《论语》中能体现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不少,可此篇却是孔子教育理想的进一步升华。

  而既然舒方海如此这般在乎大炎朝读书人的教育,大概是极为认同孔子的这句话的。

  这句意思很简单,就是教育读书人学习知识不能懈怠,要像将要追赶不上那样拼搏,还要像时常担心丢掉什么一般,将注意力全部放在读书上,不要被旁事所误。

  孔子自身的学习态度极好,他对学习知识的热情更是常人所不能及,而这句话更是对孔子之名句“学而不厌”最好的诠注。

  想遍全书,此句是最容易被舒方海想到,并作为考题的。

  谢景行自然也写了一篇文章。

  题目是他靠自己本事猜的,并没有得到负责出题的主考官的指点,甚至他发卷前才见到主考官第一面,这绝称不上是作弊,因此他自然很是轻松愉悦地将脑袋里的文章写在了稿纸上。

  以“君子为学之心,交迫以坚其力也。”破题,既然舒方海之意是想要督促天下学子用功学习,那谢景行便直言道:“君子在求学时用功之心甚笃,并且君子还并不用他人督促,时刻注意自身的学习状态,一直保持努力刻苦。”

  那君子又该如何使自己学习更加用功呢?

  承题道:“如不及者,心迫于力之不先……两相迫而为学之功以勤。”那便是“勤”了。

  起讲:“尝思学问之途无止境,……而逊志时敏之功懋焉。”

  以起讲句贯穿前后,学无止境,要想学有所得,只有日日努力,终身不怠。

  ……

  “恐失之者,又不使稍失之心所结也。”(注)

  笔落后他并未停下,而是展开试卷,将其原模原样抄在了试卷上,没有一丝错漏。

  才小半个时辰,他便将第一题写好了。

 

第149章

  这篇八股文端的是“一峰独秀”,全篇论点只有一个,所有文字全部以主要论点为中心脉络,一径而下,没有一点点的旁枝末节。

  全文笔酣墨饱,浑然一体,让人读起来只觉酣畅淋漓。

  恍若在炎炎夏日饮下一口冰茶,何等神清气爽。

  这篇文章是谢景行写出来的最为满意的一篇,自然不需要再经修改。

  这道题完成了,他轻松许多。

  乡试首场学子虽只需要写七篇文章,可阅卷官需要批改的试卷量可不小。

  明州府贡院总共有近一万号人,挑除因故将试卷污损、火烧、水浸的,这类试卷誉录官直接用蓝笔抄写,阅卷官不需批阅,可直接罢录,可在乡试这般紧要关头,考生们都是小心再小心,能这般粗心的并没几个。

  加起来就是近七万篇文章,阅卷官数量有限,主考官只有两人,他们只需要批阅同考官挑选出的好的试卷,而同考官却是要负责批改所有试卷的,同考官人数虽比主考官多些,可也才八人,

  越到后面,考官的精力就越不济,所以很多乡试考官们才会只会注重首篇义题。

  后面几道题几乎都是粗粗一观,不犯忌,无错漏即可。

  所以学子们对后面几道题也不会太过紧张。

  不过因为第一道题目谢景行并未消耗心神,他做后面的题时还是极为用心。

  刚才在看到后面两题时,谢景行就已经找想到了题目的出处,这次的主考官舒方海和包忆安出题时很是随意,三道题中有两道都出自《论语》。

  唯有第二道,题目为:“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出自《大学》第五章 。

  原文是:“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故治国在齐其家。”

  谢景行在心中将这篇文章从头默了一遍,本篇的大意讲的是尧舜在夺取帝位后,以仁政治理天下,百姓受其恩德,自然也跟着以仁为善,而夏桀、商纣称帝后却以暴戾治理国家,霸道横行,其治下的百姓也跟着他以恶为行。

推荐文章

给暴娇陛下生双胞崽[星际]

重演人生[娱乐圈]

真少爷是个高危职业

任务代理者[快穿]

丧尸王幼崽装乖指南

当花瓶炮灰恃美行凶后[快穿]

你成功引起了朕的注意

到末日度个假[快穿]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

上一篇:给暴娇陛下生双胞崽[星际]

下一篇:穿越重生后我富可敌国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