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周围再没闲田,可村里孩子一茬一茬地长大了,总不好叫他们都去打猎吧?
江家人自己都想着不打猎了改种地呢。
去年已经有几个小子闹着要去跟人当揽户,那揽户是那么好当的?
人家是一伙儿的,沾亲带故,他们这些后进去的不成气候,到了陌生的地方和人起冲突,打架拼命都得他们上,平时看货干活儿也得他们上,最后也不见得能分多少好处。
他愁啊。
愁村里年轻人的出路。
现在附近几个镇上长工的活儿都不好找了,总不好叫他们跟那些南边来的难民似的,卖到大户人家里当奴仆,或为了吃饭去改了军户。
沈青越这主意不管能不能行,好歹是条新路。
能不能赚钱另说,至少满山捡东西,能存些口粮不至于饿肚子。
不过辛苦他老头子三天两头爬山,他多少想抱怨两句。
可一上来,听见姜家旺一板一眼的读书声,嚷嚷的人群忽然就安静了。
里正像根柱子似的挡在山路上,转着眼睛琢磨事儿的姜四山也不动了,瞪圆了眼越过里正往院子里看,哎哟,真是他家大孙子在念书!
姜四山咧开了嘴。
他们兄弟姊妹五个,他最没出息,那又怎么样?孙子辈儿,他们家旺最出息!
瞧这书念的,听上去也不和江修文差多少嘛!
他越过里正,噌噌往上跑,“哎哟我的乖孙,怎么也不坐个凳子?”
姜家旺念着书,皱眉看了他爷爷一眼,姜四山马上闭嘴了。
沈青越纠正他一个字,“行了,先背到这儿,后面的你下午再背背,背熟了再给我背。”
“嗯。”姜家旺接过书,嘴里念念叨叨往旁边儿坐着背去了。
他弟弟倒是有眼力见儿,跑去搬出来一个板凳给他爷爷,瞧见里正和一群人来了,又一趟一趟跑屋里搬板凳。
姜家旺把他卡壳了好几次的那句念熟,也和跑过来的姜家业他们一起进去帮忙搬板凳去了。
姜竹家所有板凳椅子都搬来,也不够这么多人坐,最后年长的坐椅子板凳,年轻的,坐根儿竹竿儿就是了。
梁玉兰拉着她家俩小子坐,笑得跟朵花儿似的,“那个,咳,沈先生在教你念书啊?”
姜家旺点点头。
坐在后面的姜胜乐了,凑到儿子旁边道:“他教得好还是江童生教得好?”
姜家旺:“不一样。”
江修文平时很随和,但是读书时候很认真的,被江修文盯着,他会紧张。
沈先生也很爱笑,但是什么时候都爱笑,他错了还会逗他,给沈先生背书他不怎么紧张。
不过,他还是更喜欢江修文一点儿,能学到的东西更多。
关注这个的,不止姜家旺一家子,连吕香梅他们一家子也挺关注的。
她懊恼,光听家业回家说沈哥哥画画好看了,怎么就忘了人家识字儿呢!他们家业还拿了两把福字扇子回家呢,他们一家子睁眼瞎哪个也没往这儿想。
这方面她确实不如梁玉兰。
吕香梅反省了一会儿,眼巴巴开始找姜竹,一会儿等人都下山了,叫姜竹问问沈公子能不能也教教他们家业。
这么想的人不在少数,众人低声议论的内容已经从上山干活儿,跑偏到沈青越能不能教自己家娃娃识字了。
有大人想去问问。
也有撺掇孩子去问的。
可谁都不上,谁也不好意思开口。
一群人搓手的搓手,抓膝盖的抓膝盖,一会儿看看沈青越,一会儿找找姜竹,没多大会儿,看沈青越的眼神儿都和先前不一样了。
沈青越倒是能隐约听到他们悄悄议论什么,他有点儿哭笑不得,怎么都没想到“知识改变命运”应验得这么快。
他才教了几个字,这群人说话声音都小了,看他的眼神儿也开始崇拜了。
难怪村里的小孩们提起他们唯一的童生那么骄傲。
该叫他爷爷来。
沈青越脑海里闪过上学那时候他爸常说的那句“该让你到吃不上饭的贫困山村去看看,看看人家的孩子是怎么学习怎么读书的。”
看见了。
他爸他爷爷口中别人对知识的敬畏与渴望。
第33章 听大家的
等没什么招待人经验的姜竹终于搬完了所有板凳出来, 他大堂哥先站起来了,和他相熟的几人也一起朝姜竹围过去, 低声问姜竹沈先生能不能教他们家孩子识字。
沈青越听见了,心想,看看,一下就从“沈公子”“外乡的”变成“沈先生”了。
他及时拯救懵逼的姜竹,坦诚道:“那什么,我其实是个纨绔来着。”
众:“……?”
沈青越:“想让他们正经读书, 你们还是去找个学堂上吧,如果只想学几个常用字,我倒是能教。”
“识字就行!”翘首以盼的家长们瞬间就开心了,“他们也不是那读书的料子。”
“就是就是, 能教他们识几个字,出去不当睁眼瞎就行!”
供个读书郎, 他们还真供不起, 全村也就最有钱的江大爷家供了一个读书郎, 另外就是不知天高地厚向来没谱的姜四山家了, 嚷着非要供他们家姜家旺读书。
不过人家兄弟在外面混出来了, 姐姐嫁得也好, 姜二山和姜三妹没少揍他, 但到底是亲兄弟亲姐弟, 打断骨头连着筋, 他们都说过如果姜家旺是那块儿料子, 他们愿意一起供着他读。
姜四山天天嚷着他孙子要考举人考进士, 但那玩意儿是那么好考的吗?
江修文多聪明一孩子,江大爷家又有钱,从小就供着念, 今年不是才要考秀才?
不过希望总是要有的,村里人说酸话的多,说谦虚话的也多,可谁心里不念着“万一我们家娃也行”呢?
虽然他们姜家村在宝峰县是个偏僻的小村,宝峰县在镇南郡是个偏僻的小县,镇南郡在大虞又是个偏僻的郡。
但万一呢?
他们看沈青越的眼神那叫一个火热。
就是考不了童生秀才,到镇上找活儿干,识字的能记账,不识字的得挑货扛大包!
里正笑得也愈发和蔼了,什么腿疼不腿疼的,现在不疼了,他神清气爽,满脸褶子都笑深了,他就知道留下沈青越得有点儿好处,当年这在战场上救命的直觉果然没错。
老头笑呵呵走过来:“沈先生大义,老朽在这儿,代表整个姜家村谢过先生啦。”
沈青越连忙道:“别别别,都别客气,我真只能教他们识几个字,谁家要是真想让孩子念书,我给大家指条路——来山上干活儿,多挖点儿山货卖了,攒够了束脩,送孩子去正经书院。”
村民们嘻嘻哈哈,这次倒是没一个人反驳什么了。
对,攒钱!
不管送不送孩子去书院,赚了钱也好买点儿好的吃穿呀!
有人问:“姜竹呀,你真叫大家上山呀?”
“沈先生的束脩要多少钱呀?”
沈青越:“束脩不用你们掏,小姜师傅说他给。”
根本没说过的姜竹,迎着众人的目光眨眨眼,点点头,“嗯。”
众人着实松了口气,好一点儿的书院一年束脩就要二三两银子,差的也得一二两,县里江修文念那家,一年得五两,在书院吃住,还得另外掏钱,他们可掏不起那么多钱。
不用掏钱,他们看姜竹的目光愈发和善,一直到商量上山给姜竹做工时候,都和和气气的。
连沈青越又把丑话说在前头,解释了一番以物代薪,要大家自觉交一半东西,否则会停止雇人这话说出来众人反应都很平和。
“那不能,说好了一半就是一半。”
“谁不能干那缺德事儿。”
沈青越默默想,早知道当老师能有这么大魔力,上次他们找上山他就说了。
一片和谐中,姜四山老实不客气地哼了一声:“你们这会儿说再好听也没用,我看着呢,放心吧竹子,四伯给你看着,有我在,谁也不能偷了咱家东西!”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