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白的纸片散落满空,又倏然落下,像一场骤雨。烟墨山水之间,墨痕如枯藤一般迤逦蜿蜒,渐渐失了初时的形状。世界像被敲裂的冰面,裂痕如蛛网般漫散,明光一片片被剥离,露出底下的黑暗。
“只要我的心仍在跳,我就绝不会屈从于你与命理。”
易情朝它威胁似的一笑,露出森然利齿,说。
“你给我…记住了。”
(六十)红线两人牵
入门比试过后三月,无为观中的一切都复归寻常。观里多了一个文易情,似乎对众人的生活无甚影响。天穿道长起先派他与祝阴一齐下山除三尸鬼,不想这俩倒霉蛋碰上了鬼王。易情重伤而归,祝阴亦为未能护好师兄周全颇为自责,日日为给易情熬药、备饭食而奔波劳顿。
无为观在朝歌仙门之中虽小有名气,却不算得正儿八经修道的宗派,只因观中众人连糊口都难,甚么仙法、神通都不得闲去修,能学成辟谷之术已成他们头号大事。
在这段时日里,天穿道长叫迷阵子发力耕好观田,将观中十亩瓜果照料妥当,又将其余人召集而来,会了几位绅士校尉,向他们乞了些修葺神像的资费。
待手里有了些银钱后,天穿道长摸着袖中荷囊,忽而道:“今夜咱们摆一桌好菜,庆贺一番罢。”
秋兰正坐在槛木上,拿择来的草药合着土搓泥丸子。她身旁已摆了十几只药泥丸子,拿去廛市里卖,一颗能换两文钱。入了门后,她没修到道法,倒学了手好和泥的功夫。听到今夜有好饭菜,她开心地仰头问道:“师父,有甚么好事值得庆贺呀?”
她嘴甜,入了天坛山后像牛皮糖一般黏在天穿道长身边,“漂亮姐姐”、“神仙师父”地叫。不知怎地,天穿道长似是也愿收她作徒。
天穿道长低头看她,“你是新弟子,文易情也从天上跌回来了,这算得两件喜事。双喜临门,难道不值得贺上一贺么?”
微言道人在喜滋滋地点数着从乡绅那儿讨来的银子,罢了,他掏出汗巾子,细细地将银子裹上,打了三个结,小心地收在胸前,道:
“要怎地贺都成!嘿嘿,老夫先前在祖殿前的松树下偷埋了一坛巴山清酒,一直舍不得吃,就是怕遭天穿念叨。若是今夜摆桌席,老夫这便将它挖出来!”
白衣女子收了纸伞,抽了一记他的屁股,说,“吃酒误事。贪恋杯中物,便成人下人。若是在平时,我是断然不许的,不过今夜…”
胖老头儿眉花眼笑地问:“今夜如何?”
天穿道长神色无变,唇角却微勾,微略的笑意如冰泮雪融一般浮现,“…今夜允你小酌上一杯。”
微言道人欢天喜地,立马提着土锹去祖殿旁挖陶坛子去了,祝阴随着迷阵子去给寺田里的椒豆耕土。秋兰搓好了土药丸子,去寮房里寻裹丸子的油纸。众人如鸟兽状散,只留下在槐树下驻足的白衣女子。
寒阴白雾像帐纱一般垂在山间,石阶上传来雨落般的足音。天穿道长抬头,正恰望见有人登上石阶,胧胧雾水里现出一片薄影。
易情拄着青藜杖,缓缓踩上青石板。
那寿杖是从微言道人那儿窃来的,他撑着杖条,脚步不稳,像一个学步的孩童。今日他如改头换面了一般,束好了发,洗净了面,蹬着飞凫云履,着素袖羽服,一道白绫将左眼缚起,浑身净白如雪。日光落在他身上,映得人如无瑕美玉,倒有几分神仙模样。
只是他余下的那只眼暗沉无光,像翻涌着浓浓漆墨。待踉跄着踩上石阶,走到天穿道人跟前,他才揖了一揖,道:
“弟子叩见师父。”
天穿道长面不改色道:“既然说是‘叩见’,怎地不跪下来,给我磕几个响头?”
若是在常日,她说这样的话,定是会引得易情挤眉弄眼,道上几句俏皮话的,但今日不知为何,易情只略略颔首,面色如霜,低声道,“弟子在山路上跌了一跤,腿脚不便,还望师父海涵。”
白衣女子打量着他。她这弟子回观后十分古怪,动不动便往身上添伤,先时喊着头痛,后来又磕到了眼,如今却将腿脚给崴了。
“痛得厉害么?要不要微言道人为你开剂疗伤金津?”她问。
易情摇头:“不必劳烦微言师父,皮肉小伤罢了,不足挂齿。”
天穿道长沉吟片刻,转身往草丛里踢出一支笤帚,道:
“你今儿若是身子无碍,又得闲,便将咱们观内的寝寮给扫了,每一人的都不要落下。虽说还未到年关,可今夜咱们要摆席你与秋兰入观,今日便算得你们正经入无为观第一日,天坛山里总归是要有个新气象的。”
白袍少年弯身捡起笤帚,淡淡地点了点头,将青藜与笤帚攥在手里,一瘸一拐地回身欲走。
“文易情。”天穿道长忽而出声唤他。
易情回头,天穿道长的目光在他身上游移,道:“你今日怎地…”她沉默稍许,总算从脑海中拣得一个词儿,“…不同寻常?”
那淡漠疏离的目光,洁净无垢的羽服,总教她隐隐有些忧心。仿佛先前那嬉皮笑脸、爱游手好闲的少年已然死去。
白袍少年却微微一笑,似有缥缈水雾落在脸上,教他的笑容看着愈发虚渺:
“师父不是说过,今儿要一副新气象么?弟子不过谨遵师诲,欲改头换面罢了。”
说罢,他便扭头走了。
易情先去了迷阵子与微言道人的寮房,从微言道人的床底下扫出了许多用谷壳烘过的鱼干、肉脯与各色零嘴,从迷阵子的皮箱里寻出了一大把贴在死人棺椁上的饰羽。易情面无表情地将它们扫作一堆,丢下了山崖。他还窃来了微言道人的拂尘,提着它四处走动。
天穿道长的寝寮清净无尘,无需洒扫,于是他便去了祝阴的石室。这回他学得机灵了许多,用布片堵住耳洞,避开三清铃声,绕开九宫八卦阵与护法真君像,一路闯进岩穴之中。
岩洞里石层如鳞,洞天中穹昊浩荡。倚壁而立的大书斋依然是上一世时的模样,镀银灯光澄澈如水,流淌于千沟万壑间。
易情走过去,拿拂尘在木架子上掸去书封的灰土,掸到一处时,却见一封尺牍从书间落了下来。易情弯腰捡起,展开来看,却见其上字如龙蛇,飘若浮云,仔细一读,是封草草写就的书信:
下官白石再拜言。
祝都尉:足下昔令吾执金戈,手浸膻腥,横夺尊命。下官烦虑忧思,愧惕惭惧,力不能支。恕石不佞,难奉教顺心。书难尽意,略陈稗言,谨以解足下。
白袍少年看了几遍,将其叠好,收进襟袋里。白石这厮写的字着实潦草,用词还七拐八扭,有股酸味儿。易情提起拂尘,又若无其事地扫起书架来。待掸净木架子,到了神龛旁,他又发觉有些不对。
石壁上落满了刻痕,刻的都是一道道圆弧。有的首尾相接,成了圆形,有的却在半途戛然而止,画成半圆。上回他望见祝阴供的那石像上是有些这样的刻痕,可却不算得太多,如今却密密麻麻,占满半壁。神龛里供的神像也不大对,上几世他入石室时,分明见得这处供的是文昌宫第四星神君,如今却换下了牌位,放的是一个清丽秀美、被芳花簇拥的女子泥像。
天书的影子在身后浮现,纸屑堆成的人形阴恻恻地道:
“你还在这儿白费时候?你废了一条腿的知觉,便是想换来今夜的横死么?”
易情拿起那泥像,神色淡漠,翻来覆去地细看,道:“我只是难得进一回师弟闺房,着实有些好奇。前几世他供的不是那位‘神君大人’么?怎地如今换了个漂亮姑娘养着?”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