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他是看不惯这些乱七八糟的操作的,必须都给他加进法典里,严惩不贷。
修改律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多方考量。始皇翻出了大汉律法和之前朝代与国家的律令,打算做个参考。
正好荀彧骗了一波人才过来,人手十分充足,可以抓几个过来一起改律法。
荀彧:……可那是我拉来帮忙减轻工作量的!
被陛下这么一抓,他又要加班了。
荀彧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去薅益州的羊毛。
抱歉了益州牧,他是真的迫不得已。
刘焉:我有一句脏话今天一定要讲。
洛阳的战事持续时间不算特别长,三个月就结束了。和史上打了一年多还没打完,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始皇还是觉得慢了。
他这边律法都修了一半,董卓老巢都没了怎么还那么能抗呢?并州军队内部不搞内讧的吗?
看来还是觉得有个新帝刘协在手上,拥有充分的挣扎余地,不想放弃唾手可得的富贵。
可惜再怎么挣扎都是徒劳。
董卓等贼首尽数伏诛了,剩余的军队人马被朝廷收编,等待陛下下一步指示。
朝臣们都翘首以盼等着陛下还京,结果始皇一点都不想回洛阳。他也不嫌弃长安宫室空置久了不如洛阳繁华,直接令朝臣都给他来长安干活。
谋臣们问道:
“陛下莫非有意迁都?”
始皇颔首。
昔年光武帝刘秀迁都,是因当时关中经过二百年西汉的开发,环境被破坏得比较厉害。又遭逢战乱,整一个残破凋敝。
且刘秀在关中没有执政基础,反而洛阳所在的河南有不少世家大族和刘秀交情匪浅。
另外就是关外的西、南、北各方都是刘秀的敌人,掌控权不在大汉手中。刘秀定都长安的话,睡觉都睡不安稳。
这比天子守国门还要天子守国门,真就三面山脉之外全是敌军。
始皇又没有这些顾虑。
汉末各地起义军那么多,待在一马平川的洛阳才叫不把小命放在心上。而且他还嫌弃洛阳附近的世家大族太根深蒂固了呢,不少官员出了门就是老家。
所以想当官的还是都给他老老实实孤身入关吧,少仗着权势偷偷摸摸给附近的老家捞好处。
洛阳群臣包袱款款地赶来了,苦大仇深地劝说陛下不要一意孤行。
迁都岂是儿戏?怎能一拍脑袋就决定了?
始皇眼皮子都不抬:
“那你们就当朕被战乱逼迫得逃往了别处,这样一想是不是好接受得多?”
特殊时期特殊对待。
既然皇帝逃难到临时都城时满朝文武能及时反应过来,不会影响到日常政务的处理。怎么他在安稳正常的环境下迁个都,还只是往西挪了几座城,你们就要死要活了?
朕被反贼吓怕了还不行吗?
见百官还有话要说,始皇反问:
“若之前都城在长安,董贼等边军可还能轻松包围京都?”
估计到函谷关就被拦下了,入关得放慢速度,足够给各地反应时间把他们逼回去。
哪怕他们速度快成功进跑来了,也就能进来几支队伍。后续凑热闹想来的,肯定会被堵住不让进。
朝臣们闭嘴了。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谁也不敢肯定以后会不会再出现什么外戚、权臣假借皇帝名义招军队入京的操作。
万一出现了,还把大汉搞得灭了国,他们这群现在逼逼赖赖的家伙都会成为千古罪人。
陛下张口就是绝杀,这谁还敢唱反调啊?
算了算了,东都西都都是都城,朝廷具体设立在哪儿都差不多。
看他们老实了,始皇满意点头。
然后继续宣布道:
“朕欲修改律法,以后作奸犯科绝不姑息。什么叛出朝廷、劫掠百姓、勾结乱党之类的,统统给朕滚去修函谷关。”
众臣:啊???
修什么?什么函谷关?怎么又要修函谷关了???
始皇:“朕要重建秦函谷关。”
武帝废秦关是要打破关内人和关外人的隔阂,其实不过是走个形式过场。如今大汉已经一统天下四百年,早没了内外之分,重新建关也没多大影响。
始皇觉得自己很好说话:
“如果诸位觉得这样劳民伤财的话,也可以将汉函谷关扩建加固一下。”
众臣:不了不了,那还不如修秦关呢!
汉关地理位置是真的不太好,扩建要扩挺多的。
陛下如今一副被乱党刺激大发了的样子,不知留下了多少心理阴影,他们也不敢多说。
始皇哪里是怕了乱军才修关卡的?
刘家皇帝命途多舛,他瞧着觉得以后迟早还要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还是多给倒霉后生们准备点保命的东西吧。这样哪怕自己没本事,缩在关中也能多活两年呢。
万一就这多支撑的两年,恰好让他们等到了个拯救大汉的能臣,老刘家先祖还得给他磕头谢恩。
始皇:朕可真是太善良了。
始皇把关注重点歪了的大臣们丢去研究新律法了。
朝中多了这么多人,正好可以多几个过去帮忙的。剩下的人不帮忙也可以挑挑错漏,找出不合适的律法再行修改。
结果他们挑了半天,挑出来的全是觉得惩罚太重的。
始皇死亡凝视:
“朕觉得惩罚已经很轻了。”
朝臣们感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硬着头皮道:
“陛下,这律法太严苛了……”
习惯了先帝那种压根不干正事只管胡闹的皇帝,冷不丁遇到个这样的,真的很难承受。
始皇丢了一卷秦律的竹简:
“看看这个,再告诉朕是否严苛。”
朝臣:…………
秦律其实并不算严苛,对比其他朝代的律法就会发现其实都差不多。毕竟很多朝代的律法本来就是在秦律的基础上改的,再添补一些细节。
汉律本身只比秦律稍微宽容一些。
但,众人已经习惯了快成摆设的汉律。乍一看到修改后严苛了一些的律法,自然整个人都不好了。
所以看完秦律后,众人口风一致:
“新律非常合适,没有修改的余地了!就这样挺好的!”
始皇:呵。
若不是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他高低得把秦律里能搬的都搬过来用。
除却秦律之外,始皇翻阅记载时对秦朝的其他制度也很满意。只可惜不能尽数照搬,让他有点遗憾。
他对荀彧等人说:
“各地封国实在不利于朝廷统治,日后再有宗亲犯事,一律除国。”
灵帝时期除国就除得很随心所欲,毕竟都是宗室远亲,除就除了。这种事情也就爱惜羽毛的皇帝不肯轻易干,不怕被骂的话做起来完全没有压力。
众人明白陛下的意思,只是:
“远亲的封国收回,还有近亲的封国不断新增,恐怕难以除尽。”
比如陛下的弟弟陈留王,就有一个陈留郡作为封地。
始皇不为所动:
“陈留王被董贼胁迫成为新君,念在他并非自愿,只收回封地作为处罚。”
众人:……
那陈留王可真是太惨了一点,无妄之灾啊这是。
始皇却觉得很合适。
原主就一个兄弟,对方没了封地,下一任皇子有没有封地不就是他说了算?
他不给皇子封,分封就至少在这一代断了。后头要是那些皇帝继续分封他也管不着,反正他在位的时候想都别想。
被荀彧新拉来的郭嘉看热闹不嫌事大。
他提醒道:
“并非只有汉室宗亲才有封地,某些世家手头也有可继承的封地和食邑。”
虽然并不是每个封了乡亭侯的都能得到对应的乡、亭作为封地。但人群里总有那么几个特例嘛,他们就拿到了封地。
始皇:……
始皇深吸一口气。
可以,很好,不愧是你,大汉。
世家手里还有封地,生怕人家当不上土皇帝呢。厉害厉害,亡得不冤。
上一篇:穿书后我攻了主角攻
下一篇:龙傲天穿成爽文炮灰经纪人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