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谈走进正殿之后竟然发现正殿的每一根柱子上都有一层金箔。
他坐在王座之上打量了一番之后笑道:“看来燕国……好像不用本王担心啊,至少比北境国要富有一些,本王都未曾在王宫的柱子上弄金箔,燕王竟然有这个财力,真是不一般。”
一群人站在下面听着他这句话冷汗都要流下来了。
之前因为官复原职的兴奋已经开始消退,这些人仿佛突然才想起来北境王从来不养贪官一样,开始后背冒冷汗。
当然这些人里面不包括窦思博。
刘谈也很清楚这些人的情况,直接说道:“废话本王也不多说,你们以前犯过的事情,本王希望不要再犯,若是让本王发现,那可就不仅仅是罢官那么简单了。”
众人立刻跪地应声,刘谈又补充了一句:“哦,对了,也不要觉得距离王城远就能逃过一劫,本王想要知道的事情,在这个世上还没人能够瞒过本王。”
众人瞬间一惊,忍不住想起了这位的神仙人设,一时之间有些迟疑,难道……那些都是真的?
刘谈转头看向窦思博:“燕国以前是怎么治理的本王并不知晓,也不想知晓,从今天开始,燕国的一切都尽可能的向北境国看齐,这里是北境国的行政文书,你们先拿回去看看,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不过本王不会接受反对意见,如果觉得自己不能胜任者,可以直接说出来,本王放你们走。”
众人:……
亏之前他们还觉得北境王殿下很和气很好说话,没想到是因为之前这位没有将他的獠牙露出来啊。
然而听到刘谈这些话之后,窦思博反而松了口气,他之前就很担心燕国的情况,燕国之前的政治体系……跟没有也没什么区别,从诸侯王到朝廷,对百姓的苦难基本上是置之不理的。
燕国这边气候苦寒,每到冬天都会有雪灾,到时候就会有大量的灾民无家可归,若是换到别的地方,哪怕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也会竭尽全力应对。
然而燕国国相却是放任自流,至于燕王……反正国相也不听他的。
之前窦思博在发现燕国每年死在雪灾之中的人就有数万之众的时候,简直肺都要气炸了。
通过这件事情来看,燕国从上到下一起撸了都不冤枉。
只是他刚到这里的时候颇有一种深陷泥泞之感——这些人彼此之间都太熟了,他们甚至无形之中都能组成一个联盟。
窦思博的确是国相,可被架空的国相也不过是空有其名罢了。
如今眼见北境王手段强硬,他倒也稍微放松了一点,只是……北境王的强硬能够起到多少作用,可就不知道了。
窦思博对刘谈也没有特别大的信心,回去之后先是研读了一下刘谈给他的条陈文书,看过之后不由得感慨,北境国能够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还真不是偶然,至少这个郡守每年都要考核,并且要提交卷宗这样的举措就已经能够约束那些郡守不得肆意胡来了。
只是不知道,到了燕国,北境王这一套还能不能行?
很快,刘谈就用事实告诉了他,不能行也得行!
第606章 [一更]606
刘谈早在最初就知道燕国一行肯定是没那么顺利的,这些人之前的坏毛病太多,突然让他们变成清正廉洁的好官也不可能,必须杀鸡儆猴,一如当年他对西安阳郡郡守做的一样。
正因为如此,他正好也给这些郡守出了一堆卷子。
来吧,考试吧。
没什么是考试不能解决的,如果有就多来两场。
而这一次跟之前不一样,这一次他有刘彻当后盾,早在他来燕国之前,有关于燕国各个郡的情况都已经送到了他的手上,哪怕这些消息有些滞后,有关于辽东郡已经被乌桓拿走的事情长安还不知道,但这些已经足够让刘谈对燕国有一定的了解。
反正这个时代的城镇变化并没有那么快,甚至多少年下来都不会变,除了人口自然规律的生老病死,其他能一成不变好多年。
这些讯息足够刘谈了解燕国现状,至少给他们出考题是没什么问题了。
正巧这些郡守都在这里,刘谈直接让窦思博去主持考试。
窦思博在听到刘谈的吩咐之后着实愣了一下,他小心问道:“殿下,臣……臣不用考吗?”
刘谈抬头看了看他:“不用,这个考试只是让我对他们到底有多草包心里有点数,你是父皇亲自选出来的,就不用跟着掺合了。”
窦思博心说来了,他之前也是了解过北境王的,这位一大绝招就是考试,一场考试下来无论是人是鬼都得现行。
而那些郡守听到考试两个字的时候竟然都十分茫然,甚至还在问什么是考试。
刘谈知道之后简直要被他们气笑了,现在恨不得全天下的读书人都知道朝廷要开科举,这些人居然一点风声都不清楚,也不知道这些人一天天到底都在做什么。
就算他们之前被罢官,但也只是被罢官而已,大汉开国多少年了,被罢官之后又重新起复的例子还少吗?但凡有点脑子的都知道要关注一下朝廷动向,一旦有机会说不定能官复原职。
结果没想到这些人竟然一点都不知道,刘谈估摸着今年长安那边开了科举之后,燕国说不定会成为全大汉唯一一个没有任何学子参加考试的诸侯国。
刘谈一想到这里就忍不住生气,如果是以往他可能也就感慨一下燕国的学子比较倒霉,甚至还会思考要不要把这边的人才都拐走,但是如今……这里归他接手了啊。
哪怕大家都知道他接手仓促,事情太多忙不过来,一时半会顾不上科举也情有可原,但在不明真相的人眼里,就是他失职。
刘谈转头看向苗瑞说道:“去选一些人,给我四处宣讲科举事宜。”
乡试就快举行了,听说长安那边已经出完了试题,就等着将那些题目下发之后在规定的日子举行考试。
刘谈算了一下,应该还有一点时间,只是太仓促了。
现在他倒是恨不得之前那些跑去北境国占名额的人跑来燕国了,反正燕国被刘旦搞成这副德行,他已经不指望燕国能有多少人才了。
如果能把那些人吸引过来,然后再忽悠他们留下……刘谈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胸口,感觉这样做好像有点缺德。
但是没办法,燕国从人口上来说并不缺,但是缺高端人才。
是的,刘谈也深深觉得燕国是个神奇的地方,这个地方气候不是很好,诸侯王不作为,下面的官员也不作为,每年都因为各种灾难死一堆人,但是人口居然不少,让刘谈着实觉得有些奇怪。
只不过当他认真看了一下燕国的各种数据之后,他就明白燕国人口一直不减少也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这里少数民族比较多。
如果是汉人,哪怕说着故土难离,但若是真的活不下去了,难离也是要离的。
可这些少数民族一直都生活在这个地方,去了别的地方也不熟悉,更何况……也没别的地方给他们去啊。
大汉对他们肯定是防备的,所以除了燕国之外,别的地方肯定不会收留他们。
在这种情况下,生存条件恶劣,物资不太充足,想要让部族繁衍下去那就只能不停的生生生。
无论男女都是年纪很小就结婚,再仔细调查一番就会发现这些部族的女子要么寿命极长,要么就是年纪轻轻就因难产或者是各种产后病而死。
刘谈在看完各种资料之后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对少数民族没有那么大的防备,这些人生活这么艰难这么多年不也老老实实的呆在这里?若是让他们跟汉人通婚的话,说不定几代过去他们的后代就会变成汉人。
不过,这个想法刘谈也没提,这种涉及到三观的事情,他很少轻易发表意见,因为没有几个人能够理解他。
大汉能够接受别的小国大汉的附属国,但并不一定能够接受他们进入大汉的地盘并且还跟汉人通婚。
当然这件事情应该先放在一边,不管怎么说燕国人口不缺倒是让他松了口气,这代表有人干活啊。
在郡守们一脸茫然的参加考试的时候,刘谈就只能苦逼兮兮地在那里写计划书。
上一篇:我在汉朝搞基建 中
下一篇:我靠云种植苟命后爆红了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