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顾父道:“自从那天文承考上的消息传回来,往家里送东西都人比前他考上举人那次还要多。除了上一回小余和我说的那些眼熟的人家,比如县城米行梁家老板送过来的东西我收了,其他陌生人送来礼都被我和你娘推拒了。”
顾文承点头:“推拒的好,如今我刚刚考中,只得了个七品小官,咱家又不缺那散碎银钱,还是不收的好。”
顾里正在一旁笑道:“自从咱们族里开始卖糖以后,家家户户是一年比一年过得好,这几年大家接连过了几个肥年。”
顾文承心思一动,“大伯有没有想过在族里开个私塾?”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皆是一怔,他们都没想过这个事。
随即,顾里正有些为难的道:“可是咱没有夫子啊。”
顾文承笑道:“夫子也可以外聘。如今我考中了进士,自然要拉扯族中一把,家族昌盛的根本就是后继有人,只有顾家族中读书识字的人变多,顾家才有越来越好。”
顾父点头,“是这个理。我年轻事曾经给一个告老还乡的老先生家里盖房子,听说那先生家的族里就有族学。”
顾文承笑道:“这些日子也不乏有人来送礼,我想着,不如把得来的银钱建个私塾,那私塾就建在祠堂旁边,若是还有余下的钱,就再买些地,到时候把地租出去,用赚来的租子和族里卖糖的一成利润,共同作为请夫子到顾家私塾讲学的束脩。当然,各家各户来私塾读书的孩子们需要另外每人每年掏一两银子的入门费,笔墨纸砚也得自家掏钱买。大伯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姜余立马就明白了文承哥的意思,他跟着道:“自从我和文承哥去了外面以后,我就见那些大家族里都有私塾。一个家族只有后辈有人,才能做到长盛不衰,否则只是昙花一现。”
说着姜余叹一口气,“官场上的事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以后怎么样。我在京中事听到个案子,一位在工部任职的五品郎中被一个场贪污案波及,那位工部郎中原本是要即刻被判抄家的,但就是因为和那位大人同宗的一位兄弟在大理寺任职,硬生生保了那工部郎中三天。就在这三天内大理寺找到了一些关键证据,这才保住那位工部郎中。”
众人听着心里一紧,就听姜余继续道:“要说那位工部郎中还真是有点冤,他是主管监察的,结果手底下一个司务官打着他的旗号在外县欺上瞒下,才导致发生贪污案。若不是最后三天大理寺找出证据把那司务抓了,工部郎中说不定真的就被抄家流放了。”
顾母连忙问道:“最后呢,那个郎中大人,官复原职了没有?”
姜余摇头,“没有,这件事说起来也是工部郎中监管不到位,最后朝廷把他的官位降了两级后,让他外放做官去了。”
金氏一脸庆幸,“阿弥陀佛,好歹官位没丢,那就比咱们老百姓强。”
顾里正听到姜余和顾文承二人的一番话,脸上出现一阵恍惚。
“是啊,只有咱们顾家后继有人,才能做的真正的崛起。若是家中再多出几个做官的,那在官场上就又照应,家里也能更安稳。”这才是真正的宗族。
…
晚上,姜余趴在宣软的被子上,惬意的道:“还是回家好。”
顾文承笑着:“今天挺机灵的嘛?”
姜余笑着道:“那是,也不看是谁教出来的。”
两个人笑着滚成一团,顾文承靠坐在架子床的床头,姜余靠在他身上手里捧着府城铺子的账本看的仔细。
顾文承道:“族里卖糖生意做的不错,一年怎么样也能有个将近三百两银子。咱们顾家有二十户,一户光在卖糖上每年也能赚将近十五两,俗话说‘穷人乍富,挺胸凸肚’,咱们得把人引到正途上。”
姜余点头,“往族里盖个学堂挺好的,让小一辈多读书,读书识字以后就能去做很多普通农户干不了的活。之前我还在大伯家的时候,一直偷偷认字,因为县城铺子里只收识字的伙计,只有能去上工,一个月就有半吊工钱拿。”
说着姜余咯咯笑起来,“我那时候觉得半吊钱好多啊。”
顾文承目光柔和的看着姜余,他知道姜余后面没去成县城铺子打工,因为姜余被他强险一步聘来了顾家。
顾文承慢慢俯身想要去亲姜余。
姜余突然坐直身子,道:“完了,我差点就把府城铺子的事给忘了。”
说着他还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手里的账本。
“这些日子我都要忙晕了,咱们要去上京,那府城的铺子肯定就开不下去了。肥皂铺子还好,到了京城继续做肥皂,还可以慢慢往府城那边的铺子运着买,就是饸烙面馆和卤肉铺子有些麻烦了。”
顾文承心中那点旖旎的心思顿时被打散。
看着姜余苦恼的皱眉,他提议道:“把府城和县城的肥皂铺子交给周航,至于卤肉和饸烙面馆,我给你出个主意。”
…
第二天,顾文承和姜余两个把转让铺子的事情和顾父顾母说了以后,就去了顾大伯家。
因为顾文承回村,这些日子家里不少亲戚都来了长坪村,顾里正的大儿子顾文思也回来了。
顾文思是顾里正的长子,比顾文承大八岁。
顾文思一样遗传了顾家高鼻梁宽额头的长相,又因为常年和账本打交道,让他看上去很是儒雅。
“文承。”顾文思笑了一下,“没想到再次见面就得尊称一声顾大人了。”
顾文承摆手,“大哥你就别笑我了。只要我在家就永远都是咱家顾家的二小子。”
顾文思的妻子张氏,是个很温婉的女子,她家里是开药堂的,顾文承和姜余这些年开卤肉铺子里面用到的香料都是从她娘家弄的。
“大嫂。”姜余乖乖叫人。
张氏怀里抱着个小丫头,大眼睛白皮肤可爱极了。
“哇,铃姐儿都长这么大了?快让我抱抱,还记得我吗?”
张氏把怀里的小姑娘递给姜余,笑着道:“我每次见小余,都觉得小余变了个模样,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漂亮~香香。”铃姐儿笑着在姜余脸上亲了一口,然后就抱着姜余不撒手。
姜余有些手足无措,张氏看见这一幕笑的直开心。
顾文承轻轻捏了捏铃姐儿的小脸蛋,“你这个小家伙刚刚亲的地方可是属于我的,不能乱亲知道吗?”
铃姐儿转身给了顾文承一个后脑勺。
姜余抱着铃姐儿,闹了个大红脸,狠狠的瞪了顾文承一眼。
张氏笑的前仰后合,旁边的顾文思悄悄从后面搂住她的腰,让她别跌倒了。
姜余:……
此时外面传来金伯母的声音,“你们几个在笑什么呢?”
紧紧接着一个小炮弹朝顾文承这里冲过来,“文承叔,文承叔你回来了。”
跑过来的这个是顾文思的长子,年近七岁的顾玟。
顾文承一下把顾玟提起来,“不错,长高了不少。”
玟哥儿兴奋极了:“我听小叔说府城可热闹了,东林书院特别大,能带我去那边看看吗?”
张氏道:“我不是和你说过吗?你文承哥考上了进士,过段时间要去京城赴任,以后就不去府城了。”
玟哥儿听到后一副天塌了的表情,“不是去府城做官吗?”
顾文渊把手压在玟哥儿头上,“当然不是了,你文承叔如今可是京官,厉害吧?”
金氏和顾里正两个人坐在室内的椅子上,张氏起身给公公婆婆倒茶。
顾文承看向自己身边的小孩,“你知道东林书院?”
玟哥儿把小叔的手从自己头顶拍下来,摇头晃脑的开始背诵,“教规五项宗文立,名院千年美誉传。夫子说了,东林书院是读书人心目中最好的去处。”
顾文承道:“我还真有个方法让你去府城读书,日后等你考上秀才,就能去东林书院读书。”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