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骗婚夫郎(185)
“像不?”梁三爷举着木板递到野猫眼前问道。
四爪被绑成大字型的野猫“瞄~”的发出一声凄厉惨叫,隔空就用尾巴抽了那怪物一记。
……他还是逮只鸡来画吧!看着一溜烟钻没影的野猫,梁三爷丢了木板暗暗想着。
继作画外,梁三爷又领了新活计,给儿子讲睡前故事,抽空还得摆弄些乐器,间或嚎上两嗓子培养儿子的乐感。
至此梁三爷才晓得培养一个多才多艺的娃娃有多辛苦,但架不住咱三爷乐在其中啊,每天挖空心思的给儿子念书讲学,晚上再就成果跟媳妇“深入”探讨一番。
妥妥每天定点被阳哥抱过来蹭学,顺便点评下梁子俊近期的育儿功课。
举人老爷给讲学,这可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而且还不用交束脩,白听……
七夕过后,又到一年秋收,因着旱情,县城再不复往年热闹。萧条的街道,门可罗雀的商铺,这些都隐隐预示着灾年即将到来。
梁家四兄弟按照惯例整装待发,但这次出门不为收租,只为记账。田里没有产出,佃户吃饭都成问题哪有粮食交租?即便有银子的也得省着换口吃食。
这当口谁都不会将救命钱往外掏,每次赶上灾年都是先记账,等年头好了再补齐。这次出门还另有目的,那就是考察各家佃户的抗灾能力,避免穷人借不到粮,富户扮穷反倒占了困难户的口粮。
屯的粮食即便再多,也供不起这么多家佃户,是以只能重点照顾需要帮扶的人家,避免造成饿死或卖儿卖女的惨况。
等四兄弟回来,梁柏达召集全家议事。听完各自爆出来的各村惨状,一家老小全都沉默不言。
去年就减产,今年又赶上大旱绝产,好些人家不等入秋就吃光了口粮,全靠进山淘些山货熬野菜汤喝。眼下不等入冬估计就会有大批困难户上门借粮,如此境遇,怕是挨不到开春屯粮就得告罄。
“子俊,让你调集粮食的事怎么样了?”梁柏达愁的抽起旱烟,吧嗒吧嗒的吐出一屋子浓烟。
梁子俊挥手扇开,老实交代“怕是不成,一早去信托人给办,但都一个多月了也没回信儿。南方粮食大多都被官府把持,有流入外省的也都囤在各大粮铺,估计那头最多能给筹些粮种,口粮却是不成”
“不行就让子安给想想办法,不然真等饿死千八百口,没个三年五载怕是缓不过来”梁柏达愁的又点起一锅旱烟。
“要我说也不用咱家担这么重的担子,等立冬朝廷就会派发赈灾粮食,虽是不多,但也能勉强糊口,终不会饿死一个州的百姓”宋氏劝解道,夺了老头子手里的烟袋锅,不让他再熏着一众小辈。
“哎~只怕朝廷今年也无力赈灾,年景不好,又赶上多地受灾,等赈灾银子运到县城,又有多少能分到老百姓口中?”梁柏松叹息一声,紧皱眉头分析。
“终归得留点余富待到明年春耕,不然佃户即便熬过冬节,光靠野菜也养活不了一大家子”梁柏仓接过话茬。
梁柏达想了想,便吩咐子俊将县里的粮食藏妥,冬节前只放仓库的屯粮,待到春耕再酌情给困难户发放口粮。
紧着点总好过开春无粮可用,梁柏达散了家人,回家含饴弄孙。
如今梁家是有孙万事足,除了梁柏松那院稍显冷清,其余三院见天欢声笑语,全然不似旁家的愁云惨雾。
中元节过后,下了两场小雨,虽是堪堪打湿地皮,但终归没再继续旱下去。村里人全靠井水过活,眼见落雨,当场就有哭出来的。若是再不下雨,不等饿死,淘干井水也会渴死。
陈青又惦记起他的大棚蔬菜,只要水量充足,即便大棚面积小那也是一份产出。跟梁子俊商量过,二人便找上梁柏达预计多盖几座大棚。
梁柏达皱眉半晌才摇头劝道“还是别种了,真到冬日遍地饥荒,你那棚子非着人眼红不可,人饿急了什么事干不出来?明着不敢抢,半夜去偷你防的住?别倒时庄稼没了,棚子还让人给砸了。咱家本就招眼,你再弄个粮仓摆明面上,那不是勤等着人上门来抢?”
夫妻对视一眼,陈青默默低头,怪他想的太理所当然,只想着替家里分忧却没顾忌安危,若真因大棚为梁家招来灾民,那才是悔不当初。
梁子俊摸着下巴点点头,转而对大伯说“往年旱灾没这么重,便没往深处想,若真遇上灾民抢粮,咱家这些人手还真防不住,你不说我还也没想过这茬,看来是时候雇点人手保家保粮了”
“且再等等,若是朝廷迟迟不派赈灾粮食,说不得就只能让一家老小先搬你那别院暂避”今年不同于往年,梁柏达之所以没将事情说的太过严重,也是怕一家老小人心惶惶。
忆起年少时那场暴动仍然心有余悸,百十多号人抄着家伙闯入家门,不仅粮食被洗劫一空,还打砸了家里不少物件。
值钱的东西一样都没留下,还将挺身护主的梁伯给打伤了。若非阿爹当年果断避让,非得死伤两个不可。
梁子俊点点头,这事看来真得从长计议。回家后夫妻先商量跟万乐斋解除冬天的青菜采买,又研究是否该再买个院子存粮。毕竟别院面积不大,几个空房间又都用来装粮,届时一家老小全搬来避祸,连住的地方都成问题。
拿定主意,梁子俊当天就跑到县城跟李守财说了这事。
李守财摇头笑说不妨事,冬季一到,各家都缩衣少食,即便有闲钱吃饭的人,也苦于无米下锅。这么大的酒楼光每日消耗的米面就非小数,就算他肯开门做生意,也得有粮食供应不是?
若赶上灾民围城,怕是各大店铺都得关门停业,说不得入冬后就得启程赶往京城避祸。
跟李守财谈妥,梁子俊便四下探听空置宅院。一等打探清楚,便拉着柳衡山去商谈价格。
人都说爱屋及乌,跟陈青相处久了,梁子俊也对柳衡山亲近不少。这不,新买的房子就挂在柳伯名下。之所以如此小心,也是碍于多方考量,真等灾民抢粮,除了老宅不保外,他这别院也会被人惦记上。
梁子俊是个人精,又比常人多长个心眼,在青平县摸爬滚打多年,早就学会做事留一手,狡兔需三窟的把戏。
房子一到手,梁家四兄弟就亲自出动,将藏在别院的大半粮食迁往新宅。这宅子原也是不住人的,上户人家迁往省城,老宅便委托牙行对外租用。
赶上入秋粮价暴涨,这才不得已将租出去的宅子售卖。上任租户便用这宅子当仓库用,此时藏粮正合适。
陈青和泥将墙壁上的缝隙堵死,又帮着把马车里的粮食卸到院内。
梁子贤四兄弟外加陈青和两个长工,小半天功夫就完活。派魏凉一家过来守着,其余人便踏着夜色秘密返家。
第141章 吃里扒外
立冬之后,果见佃户上门借粮,除却一早送过鸡蛋的人家,尚有十余户日子过不下去的上门求粮。
梁柏达面对磕头跪求的汉子,也只得狠下心肠每户只借少许。说是少许当真少的只够管饱三天,即便磨碎了掺野菜熬粥,最多也只能维持半月。
自打这些佃户返家,就仿佛吹响了借粮的号角,眼见一波又一波上门求粮的佃户,梁家只得紧闭大门拒守不出。
还不等日子过不下去就早早上门借粮,为的不外乎是先到先得。
梁子俊借着夜色出门,在外冻了半宿才赶着开门进城,跟预先商量好的镖行谈妥一日两餐,便分文未花的请到十名身材健壮,会些跟头把式的镖爷。
村里日子难捱,县城更是只减不增,家家存粮都不多,少一口人就能省下更多的粮食留给家人。是以在这灾年,花银子未必能雇到人为你卖命,但只要管饭却是争破头都想抢上一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