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之赦你无罪(194)
该不该给惜春点赞,贾赦不知道,只是能有这样的主意,一定吃不了亏是肯定的。自己家孩子不吃亏,贾赦才不管别人因此难受不难受。
“晚上你父亲也过来,此事也不能大伯一个人做主。”贾赦再次提醒惜春。
惜春点点头:“我知道。是该告诉父亲一声。”只是告诉,不是争求意见。
还是那样的脾气。不过只要不出了大褶,有点小脾气也好,比那些千人一面的所谓闺秀,贾赦更愿意自己家的女孩有自己的个性。
第264章
惜春一点头, 这事儿就定下了一大半,贾赦甚至等不到真正定亲,就当着贾敬的面, 把东西给沈松看过:“你且看好了。我们家里每一个出嫁的女孩, 我都给了她们夫婿一份,也不能厚此薄彼。”
贾敬一开始还是挺感动的, 人家拿自己闺女和自家的一样看待,能不感动嘛。可是等他就着沈松的手, 看过内容之后, 就只想骂人了。
“贾赦, 你这是什么意思?”见不得孩子过好日子是吧。
贾赦只看着沈松:“看明白了?”才不管贾敬发不发疯,又不是让你做。
沈松点了点头:“是,看明白了。这东西没有用到的那一天。”
贾敬不承认是自己见识少, 只能把眼前的两个都归结为不正常人。不管了,他真的不管了——一个没等定亲就先给姑爷一份和离书,一个还觉得理所当然,他想管也管不了。
人家沈松也不与他对话, 只对着贾赦交出自己手里的东西:“烦请大伯转交给姑娘。”
贾赦摆弄着手里的东西:“什么意思?”
沈松大言不惭:“我孤身一人,吃住大部分时间都在卫里,所以这些东西, 就有劳姑娘了。”贾赦手上的,是沈松这些年的所有家底。
贾赦就不再推辞,能在婚前交上私房的,都是好同志。推辞什么, 明明应该鼓励是吧。贾敬老脸那个红呀,怎么,你是看不起我们家是吧,觉得我们家里给孩子出不起嫁妆是吧?不收,这东西坚决不能收!
他一个健步来到贾赦身前,就要把东西抢过来,还得把那些东西扔到沈松的脸上,告诉他:“带着你的东西滚蛋,老子才不把闺女嫁你。”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贾敬没有成功的机会,因为贾赦早知道他那所谓读书人的酸脾气,能不防着他?和赶苍蝇一样向沈松挥手:“去找个靠谱点的人来提亲,别和上次似的。”陈冗那是做媒的料?
沈松当然有多快就闪多快,自己琢磨人选去了。
只是此事还得等到鼎国公府里出孝了才好正式提出,等吧,沈松安慰自己,反正没有多长时间了。
沈松是消停了,鼎国公府可是消停不下来。出孝是件大事,怎么也得好生操办一下。只是现在贾琏日日要上衙,张清要给张老太爷侍疾,平亲王原本得天地盯着书院,现在却只在园子里不出来了。没办法,贾赦只好带着贾芸亲自上阵,将对外的事情揽在身上。
内院就好说了,虽然置酒设席一类都是内院之事,可是孙苑这些年都做得熟了,身边还有个巧姐儿搭手。本来黛玉就住在园子里,也是个好劳力,可是现在不行了。
林仙子怀孕了!
成亲三年多,不算中间给贾母守孝那一年也有两年的时间,黛玉一直没有孩子,贾赦与皇后虽然暗是满意,可是她自己却不满意。
谁让她有一个艰于子嗣的母亲,生怕遗传到自己身上。要不是贾赦给的那两个医女盯得紧,说不定黛玉就得走上贾敏求医问药的老路上。
也不知道是前些天忙着劝慰惜春,让黛玉心思不再光想着孩子的问题上打转,人也不那么焦虑了,还是时机已到,就在一日给邢夫人请安的时候,黛玉华丽丽地孕吐了。
喜事,大大的喜事。现在黛玉已经过了十八,完全可以生上一生了。只是平亲王那是完全在书院呆不住了,把事情往时先生介绍来的副山长头上一推,自己守在黛玉跟前,谁也别想把他赶开。
有意见?请你去与太上皇开始的那些人提去吧。要不是太上皇这两年心力不继,怕是早给平亲王塞人了,现在听说自己孙媳妇有了身孕,那赏赐不要钱地就进了大观园。还有皇帝呢,皇后呢,那都是比着赛地赏东西呀。
皇子妃们能不跟上?反正早就打算好要交好这两人了,现在好不容易有能示好的事儿,还等什么。自家男人不在家,自己在家呀,还都是女人,正好,咱们去看看怀孕的亲王妃吧。
可是第一次倒是进了园子了,也看到黛玉了。第二次再想单独来套套近乎,对不起,人家平亲王不接待了:我媳妇怀胎还不稳着,你们一回两回地来看,是安的什么心?想见,行,等我媳妇胎坐稳了再说。
于是乎,在大观园不得其门而入的众位皇子妃,只好出现在鼎国公府的出孝礼上了——那平亲王妃可是从鼎国公府发嫁的,现在那园子还与鼎国公府有门相通呢。要是万一亲王妃也来参加与孝礼,自己不就可以多出一个买好的机会?
别人不知道皇子妃们所为何来,贾赦能不知道?看来皇子们与后院之间的沟通挺成问题呀。现在各自的男人都找到自己的定位了,皇子妃们还在这里瞎折腾呢。不过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皇家之人,自己家里这出孝之礼档次抬高了不少,贾赦也就不计较她们目的纯与不纯了。
来得都是客,按规矩接待就是了。除了交待邢夫人,不能让黛玉累着之外,贾赦对内宅再没有别的吩咐。就是邢夫人与孙苑,这么些年也不是没与这几位皇子妃接触过。不管对其他人如何,这几位对她们娘两个还是十分客气的。所以一声出孝礼,还是十分盛大、圆满的。
不过贾赦既然已经出了孝,就再没有理由继续在家里躲清闲了。要不别说皇帝,就是忠顺都不能放过他。这不他刚打着谢恩地名义进了宫,忠顺就已经追到了养心殿。
“我说,现在你这孝也出了,是不是能说说我小儿子与你侄女的事儿了?”忠顺也不与他讲什么婉转了,这人就听不懂那些话后的意思。
皇帝也一脸八卦,准备看贾赦怎么接这个问题,你不是说不与皇家结亲吗?现在看看,一个外甥女已经是皇家媳妇了,不信这侄女你能留得住。
谁知人家贾赦还真把脑袋摇得拨浪鼓似的:“不成不成,你说晚了,那孩子已经相看好了。”
忠顺与皇帝双双蒙逼脸:你家不是刚出了孝,难道是在出孝礼上与人谈的这事儿?昨天忠顺可是全程参与了,没见贾赦与谁多说话呀。
“不可能,”这是忠顺的直觉:“我儿子有什么不好,让你这么看不上。少拿折腾念恩那一套折腾我儿子。有我这个老子在,我儿子才不答应你那些稀奇古怪地条件。”
面对不惜以最大恶意揣测自己的忠顺,贾赦只能冲人摊摊手:“我骗你做什么。说不定就是这会儿,媒人都已经与我家夫人坐在一起商量婚期了。”
竟然是真的!说到这份上,皇帝与忠顺都知道此事十有八九是真的了,要不这人不会如此淡定,早跳起来与忠顺互怼了。
忠顺这个气呀,咬牙问:“是谁?”敢截我儿子的胡?
没有什么不能说的:“是沈松。”贾赦回答的十分痛快。
这个人,在场的另两个都知道底细。皇帝就问了:“不是说不与皇家再结亲了,怎么这个沈松你就同意了?”
贾赦的理由十分强大:“皇上,礼法上,这位沈副史可是个父母双亡的孤儿,就是收养他的大长公主也已经去世了。所以我侄女只要一过门,只要操心自己的小日子就好了。”
合着你们家孩子想找结亲对象,人家父母还都不能活了是吧。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忠顺急了:“四哥,我心口疼,得回家养着了。户部和吏部的差事,你快让这个人做去吧,我得回去给我小儿子找媳妇去。”
不等皇帝反应过来,人家忠顺已经绝尘而去。皇帝与贾赦面面相觑,没想到这人就这样摞了挑子。皇帝不管他们两个谁干活,反正不能自己一个人也没得用:“既然他心里不顺,你就替他几天吧。”
说得轻松,我是那没事儿的人吗?贾赦表示自己不上这兄弟二人的当:“我还想着到你那五个儿子那里看上一看,哪儿有那闲功夫管这六部里的事儿。再说各部都有尚书,何必再多设个人在他们头上,闹得尚书们人人心里意见多多。”
皇帝却摇头说出他的道理:“六部关乎政令运转,所以各部尚书手中的权利太过大了。必须让他们知道,那些权利在他们手里,不是让他们市恩与谋私的。你们去那里,就是要给他们提个醒,这权利,能给他们,也能收回。也是防止他们有些事情隐瞒不报,阳奉阴违。”
说了半天,还不就是去做狐假虎威的那只狐狸。可是相比天天得上朝,贾赦还是不情愿:“要不我给忠顺找个儿媳妇算了。”
皇帝乐了:“现在你就是亲自到他府上,双手奉上你侄女的庚帖,那人也不会同意了。算了,你且替他几日,这几年,他也是累得狠了。”
这还真不是没有可能。估计人家忠顺就是知道他不会同意,才特意到皇帝这里找人证的。上吧,自己都把人家的得力干将气“病”了,只好顶上。
“户部还是算了吧,琏儿也在那里,我再去了,人家还以为我是想把你的国库搬家里去呢。”贾赦讲出自己的最后底线,能少去个地儿是一个地儿呀。
第265章
老鼎国公贾赦, 出孝后重新回归朝堂,直管吏部。
朝臣们有腹诽的:这是什么运气,怎么人家忠顺王爷刚一回家养病他就出了孝了。也有精明的:离这人远点, 没看人家顶的可是亲王的位置。加之贾赦过去的战绩太过彪悍, 一时朝臣们都小心翼翼起来,生怕让这位现在管着官员的老国公抓住什么把柄。
可是一天过去了, 两天过去了,好几天都过去了, 这位国公爷竟没有动作。这就不科学了, 别的部还离得远点, 可是吏部自己的人,可就在这人眼皮底下呢。这人是守孝守得修身养性了?看着不象。
总这样过日子也不是法子,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吏部尚书赵同,亲自来到贾赦办公的地方请见。二人早在贾赦到部的时候已经见过,原来也有个点头的交情,赵同说起话来还算自在:“国公在部里, 可还习惯?”
贾赦也挺客气:“赵尚书,我已经把那爵位让儿子袭了,现在叫我一声贾大人就是。何必客气。我看部里一切井井有条, 赵尚书与忠顺王爷想是没少下了力气。”
就算是让了爵,也不耽误你还拿着国公的俸禄不是。大家都这么称呼,赵同如何肯自己标新立异:“国公才是客气了,不过是大家感佩国公, 从心里尊敬才如此称呼。”
随你们吧,贾赦对这些本就不大在意,不过是不想让人拿此事为难自己的便宜儿子。只问:“赵尚书今日过来,可是有事?”
赵同就将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国公到部也有些日子了,不知道对部里可有什么要改动的地方?再就是又快到年底了,怕是京察之事也要准备起来。”
京察原是三年一次的惯例,不过是今年吏部最上的人已经换过了,赵同不摸贾赦的底,不好自做主张。都是千年成精的人物,能不知道皇帝接二连三地将心腹放到部里坐镇是什么意思?问,必须问,最好上头的人自己有主意,自己只管实施才好呢。
“又要京察了啊。”贾赦感叹一句:“说来我这几年守孝守的,人都是糊涂的。再加上刚到部里,对京察之事还真不熟悉。不如赵尚书找上一个对此精通的人,给我好生讲解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