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苍雪龙城(104)
北地的战事也已经接近了尾声,李牧将军带领的大军自云中进入九原,与蒙恬的兵马汇合之后将所剩无几的匈奴骑兵困在了一处峡谷之中。
没有粮草又军心离散的情况之下,仅剩的匈奴骑兵很快被彻底消灭,匈奴此次元气大伤,除了留守在草原的族人,派往中原的几十万兵马十不存一,甚至连一直占据的黄河两岸也给丢了,幸存的匈奴首领惊怒交加,坚定的认为就是魏人在骗他们。
若不是那几个魏人送来的假消息,他们怎么会损失如此惨重,定是中原人之间都勾结好的。
能派出去那么多兵马,匈奴人自然不会没有一点儿后路,虽然之前许诺的那些现在一点儿也没有了,甚至还搭上了自己的家当,但是那些魏人他们却没有全部放走。
积了几个月的火气,在自己人身上没有办法发,对于这些嘴里没有半句真话的魏人,他们就不用再顾忌什么了。
丝毫不关心那些试图让匈奴入侵中原来灭亡秦国的魏人是什么下场,将匈奴人从九原赶出去之后,李牧和蒙恬便开始了整治边城。
简而言之,他们准备将北地断断续续的长城连接起来,彻底将匈奴隔绝在黄河能灌溉的范围之外。
北边如火如荼的忙碌着,咸阳城中也丝毫没有轻松。
齐王亲自过来朝见秦王,燕国使臣也即将进入咸阳,准备献上燕国督亢那片繁荣的土地。
第102章
到底是老牌诸侯, 虽然燕国这么多年来国力已经消耗一空,但是在排场上他们从来不会落了下风。
就算他们打不过秦国,气势上也不能弱了分毫,而且,在燕王眼中, 他们比秦国尊贵多了。
齐楚燕韩赵魏秦, 七国之中有四个是夺权建立的, 一个楚国是先自立然后再被周王室承认,只有秦国和燕国两个是真真正正被周天子册封, 而后一直延续到现在。
但是, 秦国是被东周天子册封,燕国是被西周天子册封,他们比秦国整整多经历了一个时代, 到现在为止,姬姓国只剩了他们燕国一个。
正因为如此, 燕国从来都自视甚高, 到了姬喜这里更是死要面子,所以, 就算来的只是使臣,他们该有的架势也一点儿都没少。
燕执提前了一天从城外大营回了咸阳城,回来时还特意从军中调回来了不少人, 荆轲来了咸阳, 不搞出来点儿事情都对不起他的名气。
王翦等人即将率兵返回, 这会儿与其回到咸阳, 倒不如换个方向直接朝着辽东而去。
到时候从关中出兵不甚便利,直接从代郡雁门关过去明显更近一些,只要渡过易水,燕国没了督亢,秦军在燕国境内完全没有任何阻碍。
姬丹敢将荆轲派到这儿来,没道理想不到行刺一旦失败秦国大军就会朝着燕国而去,亦或是......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还有失败的可能。
对于姬丹,燕执不敢有任何奢望,那人敢行刺,就得做好承受秦国怒火的准备,嬴政的脾气并不像表现出来的这般无害。
若是安安稳稳努力提升燕国国力,而不是想着用歪门邪道来规避危险,燕国能多存在几年不是不可能。
但是偏偏,姬丹选了最愚蠢的一个办法。
近百年来,天下有志之士都往秦国而来,他哪儿来的自信觉得自己随便找来的一个游侠能在守卫森严的咸阳宫中杀掉嬴政?
就算秦国没了嬴政,那么多武将都还在,一怒之下先灭了燕国再回来内战也不是没有可能,他考虑事情永远都只期望着最好的结果,世上哪儿有那么好的事情?
摇头将这些事情搁到一边,燕执叹了一口气,也不想在这上面多费脑子。
姬丹自小就想法偏激,上次见面时更是一心想着和嬴政对抗,只怕这会儿心思更加偏执了。
秦国燕国,若燕国能和秦国一样几百年来一直以问鼎中原为目标,几代燕王为之努力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
只是他们都觉得守住封地就好,有野心的君王出现过,但是很快又被继任者给败光,攒不起来任何家底。
也是天意了。
燕国使臣来了之后就直接进了驿馆,他们带着督亢的地图,有这东西在手中,他们就算有些出格秦王也不会说什么。
荆轲在燕国备受礼遇,姬丹拿他当救星一样供着,任何东西都给他最好的,自持身份在驿馆待了几天,他这个正式被姬丹委以重任的使臣却不说主动觐见秦王。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游侠这种存在向来藐视律法,仗着自己的本事觉得自己做的什么都是对的,一切妨碍他们的都是上天对他们的考验,律法那种东西对他们来说跟没有没什么两样。
所以,燕执对这种人从来没有好感。
荆轲不将嬴政放在眼里,但是随行的其他人却没有那么大的心,他们是来献地求自保的,而不是来结仇的。
这时候被派到秦国而来的都是都是燕王的心腹,他们对这次的目的非常清楚,献上督亢,保燕国不被秦国攻打。
所以,为了避免使臣里面出什么问题,荆轲到秦国的真正来意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
姬丹就算再胆大,他也不敢将想法公之于众,秦国的细作遍布天下,他这边敢将事情透露出来,那边秦王就能收到消息。
虽然现在他的打算已经暴露了,但是荆轲不知道啊。
驿馆明处暗处都被按上了眼线,这些使臣想干什么都逃不过秦王的眼睛,只不过嬴政对督亢兴趣浓厚,就任由他们在咸阳四处拜访官吏了。
能留在咸阳城的官吏,不说其他,对秦国的忠心是肯定的,或许会有些小心思,但是在大事儿上绝对不会拎不清。
驿馆之中风平浪静,拖了几日之后,在燕国使臣使尽浑身解数后终于确定下来觐见秦王的时间,荆轲也终于肯献上地图了。
秦王被晾了那么多天都没有发作,对他手中的地图肯定非常看重,这么一来,他到时候成功的几率就更大了些。
士为知己者死,他这条命能让太子夙愿得偿也算值了。
和荆轲的想法不同,其他使臣们奔波了数日终于得到了觐见秦王的机会,只觉得天无绝人之路,费些金银便能达到目的,这事情还不算太糟糕。
在形势不算太严峻的时候,各国之间使臣来往非常频繁,正儿八经递了国书前来的使臣们代表着国君,接待的规格只比君王亲自前来差了那么一点儿。
但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出使他国就是要命的差事,就算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一旦因为自己的疏忽而造成两国之间关系恶化,本国君主也绝对不会放过使臣。
双方的想法南辕北辙,难得的是,在觐见秦王之前没有出现任何差池,如此这般,也是少见。
咸阳宫中侍卫增加了两倍,如果在觐见的时候出了什么意外,这些士兵便能直接将过来燕国使臣全部拿下。
燕执自己留在了王宫之中,和嬴政商议过之后又派了其他人去驿馆,一旦这边事发,留在驿馆的人也要一个不留尽数拿下。
天色刚亮,一身黑红冕服的年轻秦王神态自若,已经做好了待会儿有意外发生的准备。
旁边,身着玄甲的燕统领全副武装,面色冷淡站在那儿威慑力十足,在书案上翻出了一个写满了东西的竹简,嬴政走到燕执跟前笑道,“来,看看上面写的东西。”
他们这些天查到的消息已经够多,不知道还有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燕执看着被递到自己眼前的竹简,眸中无奈之意一闪而逝。
上面写的不是其他,而是荆轲以前周游列国时的趣闻。
那人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迁居卫国,然后才改姓荆。据说荆轲喜欢击剑,曾经试图凭借着剑术游说卫元君,但是没有任何用处,卫元君并没有看上他。
路经榆次时遇见了剑术大家盖聂,被盖聂瞪了一眼然后吓走了,到邯郸跟鲁句践博戏争执博局的路数,被怒斥了几句后又悄无声息逃走了。
再然后,就是被燕国田光当做当世豪杰推荐给姬丹了。
捏了捏下巴想了一会儿,燕执侧身看着嬴政,“如果我没有记错,那个名叫盖聂的剑客之前来过咸阳。”
他对这个名字有印象,应该不是什么无名之辈。
嬴政点了点头,将竹简卷起来然后说道,“的确来过咸阳,不过我秦国律法严厉,无法接受拘束的剑客,留在这里并没有什么好处。”
现在时间还早,两人最先说着荆轲,然后又谈到天下剑客,最终还是被燕执扯到自持本领不将寻常百姓放在眼里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之上。
只三两句话就听出了燕执对那些人并没有什么好感,嬴政一手搭在他的肩膀上,表示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
为王者,怎么可能希望有一群人游离在律法之外为所欲为呢?
不远处,随时听命的赵高看着站在一起格外般配的两个人,眨了眨眼睛然后继续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
也许是他的错觉,他怎么觉得最近王上和公子在一起时更加不顾及身边人的感受了,以前好歹还会遮掩一些,现在却有种就算是站在天下人面前,他们也依旧能旁若无人的亲密相处的错觉。
不,这并不是错觉。
天下都是王上的,又何须顾及旁人的感受。
非常想躲到外面但是又不能躲出去,直到内侍来提醒时间差不多了,赵高才松了一口气上前提醒那没有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分毫的主上。
发觉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嬴政整了整衣服,然后率先朝着外面朝堂而去。
闻燕使者至,秦王乃朝服,设九宾,见使者于咸阳宫。
朝臣们已经在殿中等候,跟在后面的燕执扫了一眼四周,刚想说他绕个路从外面进去,紧接着就被察觉到他意图的秦王直接牵进了大殿。
知道燕执不会在这个时候和自己离的太近,嬴政也没有强求,只是指着阶下的位置低声说了一句什么。
看了看那个方向,又想到待会儿燕国使臣要站的地方,燕执点了点头,然后在这人走上去之后也悄无声息走到了自己该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