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意外嘛,时柯想了想边关的情形,一般来说应该不出意外。
驻军就不说了,先是解决了豪强兼并土地侵占屯田一事,此次大军出征让人见到了他打理后勤的本事,就算不被人捧着,出门遇见也是恭恭敬敬。
大燕宿敌被扫出草原,晋南王府早就落败,没有威胁。
时柯要做的是因地制宜发展边关,解决民生问题。当然,眼下最重要的是养好身体。
下次去集上问问有没有靠谱的大夫,再收点药材备着。茶馆也要上新品开拓新市场才行,总不能光吃老本。家中一别数年,虽有信件来往,但他有点想大黄……
想着想着精神不济,又在摇椅上睡过去。
他脸色带着苍白,血色很少,身形较之年前瘦了许多,绣娘一度改了两回尺寸。
赵毅轻叹一声,放下笔墨,把人抱到床上歇着,他就在床边看着人处理公务。
燕文帝在时柯倒下后三天便接到密信,知道时柯的身体情形不算好,心底起了把人调回来的意思。
边关不养人,他那糟心儿子跟着苏无风学武,身体素质不错,能活蹦乱跳带着大军冲出国门,清洗西域六部族,碾压横推周边小国。
回来之后肯定被朝臣上书大肆批驳,不管是从安危方面还是从花费颇多方面,总之一顿挨批少不了。
但太子此次功绩足以开太庙祭祖,被朝臣劈头盖脸一顿骂算怎么回事?
所以他抛出来一件事——如何处理周边小国让出的土地,该怎么租借土地。
这可以说是光明正大的阳谋,即便是知道这是对方的套路,朝臣也不得不钻进去。
赔偿的地都是可以利用的,租借也是好方法,怎么给自己和背后的家族争取足够的利益是当下最大问题!
至于太子殿下出征还跑去周边小国打了一圈?
哦,那不是捉拿逃犯吗?
对方私藏我大燕逃犯,在经过沟通后拒绝交出,我方不得不采取武力手段捉拿逃犯。
太子殿下听闻这一论调,若有所思,深觉自己还有得学。
于是,朝臣们根本不知自己给自己养出了一个最为混不吝的顶头上司。
第133章 出路
时柯一病, 拖拖拉拉到次年年中才好,这期间,朝中关于草原的决断终于吵出结果。
时柯凑热闹递了个折子, 大意是设立驿站,驻军,打造商业驻点,提高商税等等, 不仅方便与各国贸易往来,更方便周边小国朝见大燕。
燕文帝原想按中不发,目及最后一句, 沉思良久, 还是召集各位大臣讨论。
税率事关重大, 必须谨慎讨论。
时柯借着赵毅的渠道听了一嘴朝堂上的吵架,乐得多吃两顿火锅。及至七月,朝中有旨, 边关十二城榷场大开,设关卡,以外商令为凭证,出入大燕及周边小国之中, 一路有兵卒护送。
外商令虽好, 但随之而来的关税却比正常的税多抽半成,各商队迟疑不定,报名截止到七月底,还有一月为期, 众商队隐隐将目光转向阿勒汗父子。
适时, 以阿勒汗为首的一干商队做以表态, 第一批报名此事。户部和兵部对此多加关注, 此事关系到大燕在外形象和未来国库将要迎来大笔入账,两部尚书夜以继日,拿出一则标准。
时柯看过后,深觉两位老狐狸不是想开放商贸路线,这是想吞并周边小国,建立经济共同体,从经济命脉上把握住周边国家。
商队要留有时间组建,重新训练。驻军一事不得马虎,打下来的地盘必须占了。在商队准备期间,分调几股驻军重新和锦衣卫编制,然后由一名擅长认路的将领带着出发。
关于此事,时柯没有再管,他要负责半年后,大批商队进关,如何搜检、维持市场稳定,并借此时机推出边关特色产品带入中原,成为未来丝绸之路上重要一环。
“不管江南还是北部中原的商队,过边关必然要补充物资。十二城中俞峰城地理位置特殊,向西不适合商队通行。最为适合的城关是,”时柯手指向北移动,过两个城市,定在嘉和城,“这里。”
皱眉沉思,时柯想着如何带动周围边关发展,但因本身的限制——边城主要负责防御外敌,虽然目前来看,未来百年内都不会见到西域部族,可驻扎的兵力和防御关卡仍算是机密,不能为外人道。
他不好用牺牲边防发展贸易,太过本末倒置。
推动丝绸之路的发展目的是富国强兵,未来打开海上丝绸之路时,仍旧是这个目的。
水师每年靖海已经成了流程,听闻最近几年因大海风平浪静,无人敢在海上冒犯大燕商队。于是水师除了正常训练以外,经常被叫去查船。
是否有违禁品,是否虚报货物种类,是否少报货物数量等等。
边关驻军可参考这一标准,只是内里商队和海船不太一样,个中细则重新考虑。
除此之外,时柯一直在等锦衣卫查出火油的来源,这可是另一大文明进步的杀器。如果不是冶炼技术还不很过关,大燕可以率先开启工业革命。
嗯?想到这里,时柯突然停顿一下,引得赵毅看他。
“火油之事还在审问。”赵毅想到关押在地牢中的苏不问,不由皱眉。
此人太过狡猾,还经过审问训练。苏无风正和锦衣卫联手审讯,希望从他口中掏出实话。
“这事不急。”时柯琢磨着说,“现在海船最远能开去哪里?”
他刚才想到大燕的冶炼方式不太合适,是缺少必要的人才,国内的人才不太好找,那么国外的呢?要知道另一条世界线上引领工业革命的人也不在国内,所以他是不是可以把眼光放到国外去?
“最远可抵达六波庭。”赵毅看时柯满脸茫然,对这一名字没有印象,以水代笔在桌上简单画了几笔地图。
六波庭位于西南亚地区,再过两个海峡就能抵达曾经的海上马车夫所在。而东海县正在学习大燕语言的几人正是来自那片土地。
等日后海船火力配置再强一些,可以出远洋贸易,顺便拐带部分人才回大燕。
不过这将会是未来五年计划中的规划目标了,时柯现在的边关三年计划还未完成。
困扰他的一直是边关气候,冬日太长,夏季太短,春秋两季活像是两天,这种气候下,再高产的作物也有些撑不住。
反倒是药材很有市场,可采药是个辛苦活,一不小心会闹出人命。
时柯想不出好方法解决,好在这两年作物能撑住,倒是解了部分焦虑。直到某天底下人寻他,想问商队如何安置时,时柯猛然想到一件事。
商队出发前肯定要在边关多等几日,核对物资、商队出关资格、排队等候等等,这几日吃喝都是大花费,而凭借一城难以长时间提供吃喝需要,所以建造作坊收购粮食卖给出关商队怎么样?
时柯沉吟半晌,道,“驻军方面与唐子溪再行商议,商队进驻后限制在部分城区内,待过检查后可放出。”
随后写信让人捎给唐子溪,把商队安置在衙门附近,产生冲突后直接送入衙门先暂时拘押几日,不得让人放肆。
随后寻人去请俞峰城外几个村子德高望重的宗族老人来,他有一事相问。
待人入座后,时柯开门见山提出目的,“陛下有意开通西行商队路线,临出关前,诸多商队必然会在边关接受检查。等待期内,商队也必然会收购补充干粮。本官今日请诸位来,想问一句,各位是否有意修建一家作坊,专门做耐存放的干粮?”
“关于此事,有两种法子。一是由官府出面修建官营作坊,村中可遣人做工,工钱每一旬一结。二是由村中出面,几家宗族共同建造私营作坊,因算是宗族产业,不计入商人籍。”
时柯也不诓骗他们,将好处坏处一一道来,“官营作坊的好处是有固定工钱可拿,但卖出去的利润和雇工无关。一旦卖不出去,也是官服掏钱补上亏缺。私营作坊好处是利润全拿,可一旦亏损也是个人负责。”
他说完,借口更衣躲了出去,等待商议结果。
作者有话说:
卡文……来晚了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